驻韩国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关注在韩电信诈骗五类典型案例
电信诈骗是一种新型犯罪,以非接触、无差别、跨国(境)为显著特点,利用当事人各类心理需求,采取个性化话术,编造针对不同人群的虚假信息,最终达到诈骗目的。电信诈骗是海外中国公民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,不少在韩同胞曾遭遇或被卷入电信诈骗,造成不同程度财产损失,甚至被强制遣返或判刑。为加强预防和警示,驻韩国使馆整理了在韩电信诈骗五类典型案例,请广大在韩中国公民加强防范。
诈骗分子冒充使领馆工作人员,通过国际电话,以“有重要文件、包裹要领取”“涉嫌卷入洗钱案件”“签证出现问题”等为由,诱骗受害人通过WhatsApp、Skype等聊天软件添加所谓“警官、检察官”为好友并签署“保密协议”,要求每天定时汇报行踪,还威胁称如拒绝配合调查,使领馆将取消受害人签证。
随后,诈骗分子谎称上级已下达“逮捕令”,同时表示可协助申请取保候审,争取宽大处理,要求受害人将“取保候审保证金”打入指定微信、支付宝或银行账号,称调查结束后将返还。受害人汇款后即被拉黑,对方逃之夭夭。
2、“公检法”部门不会在网上办案,不会要求当事人在网上签署“保密协议”,更不会提出汇报行踪等要求。
3、陌生人提出需要缴纳“保证金”或转账,百分百是骗子。只要坚决不转账,骗子就不会得逞。
诈骗分子以“高薪、轻松、要求低”为噱头,在社交软件群、求职网站、留学生社区论坛等平台发布招聘广告。受害人一旦应聘即被录用,随后被要求完成“取文件包裹、运输搬家麻袋、返还商品券、代收保险金、送流水单”等任务,但浑然不知已事实上帮助转移赃款,参与了电信诈骗环节,最后在跑腿过程中被警方抓获。
1、正规合法企业有较完备严格的招聘流程,应聘门槛极低的工作往往有极高的安全风险。
2、找到高薪兼职后,应再三考虑这份工作是否真的值这么高的薪水,是否背后另有玄机?
4、留学生在韩合法兼职必须得到时间制就业许可(俗称“打工证”) ,并在规定范围内兼职。
诈骗分子发布“高汇率、高效率”换汇广告,受害人转账后,不法分子以“跨国汇款延迟”“软件维护”等为由拖延时间,随后拉黑好友,直接跑路。或是将涉诈赃款转至受害人账户,因被动涉案,受害人账户随后被冻结,本人被警方传唤调查。
1、个人间换汇存在违反韩《外汇管理法》的风险,请前往正规换汇所或银行换汇。
诈骗分子高价借用受害人存折或让受害人申请存折供他人使用,美其名曰“帮助非法滞留的同胞”。诈骗分子再将电信诈骗赃款通过该存折转移、藏匿,待警方介入后,受害人将被传唤调查。
1、即使主观上对赃款不知情,但其借存折客观上参与了赃款转移,当事人仍会受到处罚。
诈骗分子在推特、Instagram、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开设账号,建立“留学海归、股市大神、独立女性、企业高管”等人设,吸引受害人关注,并逐步“培养”感情,“确认”恋爱关系。此后,以“投资理财、内幕消息、急需周转、生日礼物”等为由,不断向受害人索要钱财,得手后删除联系方式,导致受害人最终“情财两空”。
如不幸受骗,请第一时间联系汇、收款银行,争取冻结转账。及时向韩国当地警察署,或有关账户开户行所在地公安机关报警。